瞭望塔财经获悉寻牛堂,麦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麦田能源”)6月26日向深交所递交IPO创业板上市申请,这家成立不足6年的储能新贵拟募资16.61亿元扩产,但其招股说明书(申报稿)暴露的关联交易定价不透明、核心技术国产化缺失及海外市场单一依赖等风险,为IPO之路蒙上阴影。
一、二次更换保荐机构 青山系深度绑定供应链
据深交所公开信息,麦田能源此次IPO已是二度闯关。2023年7月该公司曾与中信证券签署主板辅导协议,但未提交正式申请;2024年11月突然转道创业板,改聘国泰君安证券担任保荐机构。值得关注的是,国泰君安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尚无成功IPO案例。
展开剩余82%股权穿透显示,青山控股通过永青科技持有麦田能源24.96%股份,为第二大股东。这种资本纽带衍生出深度业务绑定:
1、资金拆借利率偏低:2022年青山系向麦田能源提供9.14亿元借款,年利率仅6%,低于同期市场融资成本;
2、关联采购定价存疑:2024年向青山系关联企业瑞浦兰钧采购电芯2.83亿元,占采购总额12.85%,采购价较市场低5%-8%,但未披露具体比价依据。
二、财务数据异动:利润激增背后的现金流谜题寻牛堂
招股书披露的2022-2024年财务数据呈现矛盾信号:
净利润增速异常:2024年净利润同比暴涨79.19%至2.67亿元,但营收增速仅16.97%,毛利率仅微增0.88个百分点。在未发生重大技术突破或成本优化情况下,利润增速合理性存疑;
存货跌价风险潜伏:截至2024年末存货余额高达12.35亿元,占流动资产28.29%。其中1年以上库龄存货占比、跌价计提政策等关键信息未披露;
应收账款周期骤增: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3年67天骤增至2024年103天,远超行业均值(60天内),但公司未说明信用政策调整原因。
三、97%海外收入面临欧盟碳壁垒 核心技术现“卡脖子”危机
1、市场结构单一风险凸显:
2024年公司97.54%收入来自海外,其中欧洲市场占比68.92%。但欧洲户储经济性正急剧衰减——德国2024年户储装机量暴跌36%(BNEF数据);
欧盟《新电池法》要求2027年完成碳足迹声明,公司尚未建立供应链追溯体系,存在市场准入风险。
2、技术自主性存硬伤:
IGBT等核心器件仍100%依赖英飞凌等进口厂商,招股书未提及国产替代方案;
84项专利中仅23项为发明专利,研发人员占比22.53%,低于行业龙头10个百分点以上。
3、扩产计划脱离现实需求:
公司拟将募资额的62%(10.31亿元)投向储能产品扩产,但2024年现有产能利用率已亮红灯。
四、公司薪酬集中度异常
招股书显示,2024年董事长兼总经理朱京成实际年薪为80.08万元,其薪酬低于4名核心高管。其中核心技术负责人吴茂盛年薪(178.52万元)为朱京成的2.23倍,显著高于行业技术高管薪酬水平(阳光电源技术负责人年薪约120万元),但招股书未解释该差异的合理性。
另外,实控人朱京成与其母高月巧通过多层持股架构合计控制公司47.50%股权,但朱京成年薪仅占高管薪酬总额的6.3%。这种“低薪控股+高薪激励团队”的模式,可能掩盖实际利润分配倾向,需关注是否存在通过薪酬通道变相输送利益。
五、深交所问询前瞻:关联交易与产能消化成焦点
瞭望塔财经通过过往案例研判,监管层可能聚焦三大关键问题:
1、关联采购定价偏离市场的合理性,是否构成利益输送;
2、73%产能利用率下百亿扩产的可行性论证;
3、未建立欧盟碳足迹追溯体系的具体应对方案及时间表。
瞭望塔财经认为寻牛堂,麦田能源需在问询回复中给出实质证据,否则恐重蹈前次IPO折戟覆辙。
发布于:北京市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